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

那些记忆中的“年味儿”

贴对联

 

  杀年猪、年味儿喝旺汤、那记过新年,忆中这是年味儿我市大多数农家迎接新年的方式。在中国人所有的那记节日里,最让人期盼和心动的忆中就是春节。一元复始,年味儿万象更新。那记中国人是忆中最讲究年味儿的,无论是年味儿谁,对过年一点都不会怠慢。那记

 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感觉到了春节的忆中年味儿?从什么时候我们意识到,原来快过年了?年味儿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让我们的那记年味儿变得不再那么浓烈,可是忆中期盼的心情并没有减少。请跟随记者的走访,回忆不同时代的年味儿。

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

  平时省吃俭用只为过年

  周忠英是雨城区上里镇村民,生于上世纪50年代,今年已经58岁了。周忠英回忆起儿时的过年,忍不住感慨如今的好时代:“我们那时候好穷嘛,饭都吃不起,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。那时不会像现在这样,一家人杀几头猪过年。只能平时节省点,过年才有条件买肉,还要蒸米馍馍,打汤圆粉子。”

  年过半百的周忠英感慨,现在平常的日子都比以前过年吃得好穿得好,可是她仍然盼望着过年。周忠英有两个儿子,一个在攀枝花成家立业了,一个在雅安工作,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不多,但是春节都会回家团圆。一起放爆竹、吃年饭、包汤圆、打牌娱乐,这就是周忠英的盼头。

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

  好事儿都赶在春节

  刘士全是普通的打工族,今年34岁了,记忆中的年味儿是写春联、赶大集、穿新衣、包饺子、做腊肉……她说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趣事仿佛都集中在了春节。虽然当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,物质上仍显贫乏,但浓郁的年味让人记忆犹新。她回忆说:“女孩子天生爱漂亮,平时喊家长买新衣服,家长都会说过年再买。过年还有一个盼头就是压岁钱,大人给几块钱都高兴得不得了。”现在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都比以前丰富得多,可刘士全却感觉人们过春节的方式越来越机械,缺少了以前那种期盼感,她说:“以前很多东西都是家人自己做的,现在都买得到了,少了那种参与其中的感觉。”

  作为80后的陈芳,如今是我市一名公务员,想起记忆中的年味儿,她说:“过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耍,父母亲的兄弟姐妹多,过年的时候,所有小朋友聚到一起又闹又跳的。我记得有一年爸爸给我们买了很多烟花、玩具,我们耍疯了。吃的也多,还可以拿到压岁钱,虽然只有几块钱,但是我们还是非常满足。”陈芳感叹说,可能这也是成长的烦恼,长大了烦恼的事情也多了,失去了儿时那种快乐。

  90后、00后

  吃喝玩乐的好时节

  最盼望过年的始终是小朋友,生在新时代,长在阳光里的90后、00后,他们的年味儿可谓是精彩纷呈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小朋友,在他们眼中,春节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。不仅可以吃到许多好吃的,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,还可以去亲戚朋友家拜年,而压岁钱也比以前丰厚了很多。

  过年旅游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。市民陈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,陈先生说:“过春节和家人团年以后,我们都会出去旅游,带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感受不同的新年氛围,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帮助。”

  李婷是我市某大学的学生,作为90后大学生,她记忆中的年味儿就是全家人团圆,以及和同学好友欢聚。她说:“过年就是一个字,忙!忙着和家里人团聚,也忙着和同学一起耍。每年还没有玩儿够,不知不觉就开学了。”但是今年过年,她却有自己的打算,她要去云南的一家青年旅店当义工。她回忆,有一次和父母去云南旅游,认识了在青年旅店当义工的大学生,她觉得非常有意义,既能看到美丽的风景,又能学到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,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。 记者 王敏子

分享到: